发布于  更新于 

书法里的文化

笔、墨、纸、砚,自古以来便是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而恰恰由于不可或缺,书法便承载着中国文化最厚重的底色。

小时初学书法之时,总是把字写得很粗,每一幅“作品”都不像是字,而是一幅幅油墨画。稍长一点,我便开始明白:字写的好不在于多么粗、多么清晰明显,它代表的是一种视觉的美感。我开始将一笔一划都写得粗细分明,而不是统一的厚重。那样的作品和我之前的“画”比起来,顺眼多了;但我却一直想不通,看起来更加舒展、有神的原因。

直到现在,我仿佛明白了一部分。做人或许就要这样,不能所有事情都浓墨重彩、大张旗鼓,我们平日更多的是默默的付出。平凡地做事,有时反而更能创造出价值。

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,我曾欣赏过许多书法作品:写得唯美,但总是感觉欠缺了点什么。直到我看到了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,我才真正为那精湛的技艺所折服;与此同时,我也发现了它与那些“欠缺”的作品的差别之处。那些“欠缺”的作品,每个字的转折之处多为圆滑,棱角少之又少,这让人觉得字缺乏“精神”;而《兰亭集序》则不同,王羲之的字并不失圆滑,但是他能在适当的地方采取适当的棱角,使字变得鲜活生动。而这些棱角的存在,使每个字都有了“精神”,进而使一幅作品凝聚着一股劲。它不缺乏柔和,但也不失刚烈,柔中带刚。

反观现代社会,这种既和气、不乏柔和,但又有着一种骨气、一种精神的人越来越少了。大多数人要么是极度圆滑,毫无底线;要么是极度自信,刚愎自用。他们并没有把握好柔与刚的相对平衡。我们不应该缺柔,也不应该少刚。柔中带刚,是我们应有的样子。虽然我们不知道王羲之的具体性格,但我从他的字中能看出,他便是那样柔中带刚的人。

在一幅书法作品中,留白一般会比黑字的部分要多。这便说明,一幅真正美的作品,它不一定满篇皆是黑色的笔墨,而更多的却应该是那片缄默的白色。我想这种现象恰恰表明了一种无为的美;那是我们中国传统的道学带来的影响,体现了古人较高的思想境界。

书法

或许传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少了,但我认为它值得我们去学习、传承与发扬。因为,书法不仅仅是一种美感的外在体现,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,一种思想智慧的结晶,一种植根于华夏的深刻而有力的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