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于  更新于 

读鲁迅《阿长与〈山海经〉》有感

《阿长与〈山海经〉》

《阿长与〈山海经〉》主要写的是“我”的保姆长妈妈(即阿长)和我发生的故事。长妈妈是“我”的保姆,也是一个女工,她是一个迷信、封建却善良的人。

这篇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,先写了阿长的习惯不好和封建迷信,后写她的朴实善良,给读者强烈的冲击感。而鲁迅先生更多的是要凸显她美好的一面,彰显她的品质。

习惯不好

首先,作者表明了态度:“我实在不大佩服她。”这句话直接写出了当作者只看到阿长不好的一面时对她的不满。低声说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、睡觉时在床中间摆成一个“大”字……这些行为都使“我”对她有些讨厌。后来“我”又得知隐鼠是被她踩死的,更加怨恨了。

封建迷信

阿长不仅习惯不好,还有些封建迷信。她教给“我”许多规矩,这些规矩都是关于古代封建社会人们的礼仪或者其他方面的。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发现,“我”是对这些规矩教条有些讨厌的,从“元旦辟头的磨难,总算已经受完”可以清楚地看出。后来作者又提到她教给“我”一些道理,这些道理同样是我认为“烦琐之至”、“非常麻烦”的东西。

朴实善良

后来,作者想为他的隐鼠报仇的时候,又迷上了《山海经》。“我”对它太过于念念不忘,就告诉了阿长。过了一段时间,一部完整的山海经就呈现在“我”的面前。

“哥儿,有画的‘三哼经’,我给你买来了!”

鲁迅与阿长

给我印象最深刻的,莫过于这句话了。这句话是作者描述的阿长亲口说的一句话。这句话中,“哥儿”“三哼经”两个词,体现出了阿长的朴实,她亲切地叫我“哥儿”,还将“山海经”说成“三哼经”,这不免使人觉得有些可笑,但是更多的是让读者感到那种乡下人的那种朴实的美感,令我震撼不已。这段话是作者塑造阿长形象过程中的一个“大反转”,将阿长从一个几乎处处不好的人写成了一个朴实善良的人,却并没有使读者感到任何一丝不自然,这使让我对鲁迅先生敬佩不已。

在文章的最后,作者因阿长的去世而发出了无尽的感叹,对她感到万分怀念。

阿长这个人物,使我对我们人有了一些思考。每个人都是多面的,阿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:她有负面,也有好的一面。这个道理或许就是鲁迅先生想要传达给我们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