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于  更新于 

祥子悲剧的原因

关于《骆驼祥子》中祥子悲剧的原因,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:一是社会因素,二是个人因素。

社会因素

祥子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(即北平)。此时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,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、畸形的、失衡的,人民贫苦不堪,百姓无以为生。祥子就是其中的代表,他生长在乡间,失去双亲和田地,十八岁时——刚成年就到城里来卖力气赚钱,后来干上了拉车的行当。祥子虽然本质上是一个善良的、积极向上的小伙子,但是由于其在社会中的地位,他的梦想与希望一次次破灭,抢他车的大兵、敲诈他钱的孙侦探、骗他逼他的虎妞、压迫他的杨太太……这些人都成为了他生命中的节点,使他屡次失败,屡次失去一切。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是痛苦的、煎熬的,是这种煎熬促成了他的悲剧。我甚至觉得,祥子能够走到这一步,已经很了不起了。生活在这样的社会,就是再努力、再奋进,也是无济于事、白费功夫啊!

个人因素

但是,虽然社会的因素客观存在,但是他的堕落也与他个人的因素分不开。首先,我们知道祥子是一个没有知识、没有文化的人,刚开始的他徒有一身力气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头脑简单、四肢发达。可就是因为他的头脑简单,才导致他的鼠目寸光:他没有认清这个社会,不知道仅凭一己之力是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的。在那个黑暗的年代,阶级差异非常明显,富人一辈子都能过上有钱的、奢华的生活,但穷人则注定一辈子一贫如洗。祥子也一直处于贫困的状态之中,他想着杨太太、孙侦探这些恶人会遭到报应,可最终悲剧的却是他自己。他只是天真的认为恶人有恶报,但恶人没有得到恶报的时候,他却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去深入地思考——他没有学习过,文化水平低。他屡次失败就是因为他缺乏这种思考,不能去反思失败的原因。而我们作为一名旁观者,一名读者,深刻地想一想便会明白:他失败是因为他的个人英雄主义。

体面的,要强的,好梦想的,利己的,个人的,健壮的,伟大的,祥子,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;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,埋起这堕落的,自私的,不幸的,社会病胎里的产儿,个人主义的末路鬼!

这句话含义颇深。其实我们稍加注意便可以发现:在那些形容词中,对祥子一开始的情况进行形容的是“体面的,要强的,好梦想的……祥子”,而在这些词语中,大多是褒义词。但仔细琢磨,我们却可以看到两个不非常好的评价:“利己的,个人的”。这两个词语混在这些褒义词中,有什么深刻的用意?

其实,利己的、个人的是对祥子的个人英雄主义最好的形容。在这里,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:祥子刚开始就是这种利己的、个人的青年,只知道利己,只知道以个人为中心展开斗争。他这种心理表现了他内心的狭隘,而这种狭隘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只是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:事实上所有底层人民都这样想,这恰好便是他们一生辛劳却不断失败的原因。他们不知道整个社会底层人民团结起来力量的伟大。

祥子悲剧的原因,有社会因素,也有个人因素。这些因素叠加起来,便造成了一个可悲的祥子;不,一群可悲的底层人民。